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故事

    光明日报作品《1445种全新病毒科被发现》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今天,该作品的作者金振娅以获奖作品为例,讲述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如何用百姓视角、百姓话语、百姓情怀采写优秀报道,讲好中国故事。

    新闻时效性得以体现需要团队的支持

    获奖作品刊登于《光明日报》2016年11月24日6版,主题是“1445种全新病毒科被发现”,副题是“‘RNA病毒圈’或被重新界定”。这则消息之所以能获奖,主要原因是在国内中文媒体中首发。这不仅是记者一人努力的结果,这更是光明日报社多年来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必然结果。

    当时我参加一次集体采访,参加采访的媒体有10家左右,组织采访的单位对报道时间提出了具体要求——不得早于美国东部时间11月23日13时。为什么?因为我国科学家张永振在世界顶尖科学杂志《自然》上刊发的论文具有重大生物学意义,该杂志总部决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球介绍这一重大科研成果,并希望中国媒体最好和他们同步报道。

    当天,有些记者虽然写出稿件但因为其所在媒体没版面没时段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重大科研成果的现实意义,所以没发稿,也有些媒体担心报道时间会和要求不一致,索性滞后发稿,等等。但这则新闻却在《光明日报》得到了“厚待”。

    在每天浩如烟海的各类新闻中,这则消息从采写、编辑、版面安排到最终付印都以最快速度得到了重点处理。

    记者不但要专业敬业还需要拥有人文情怀

    专业和敬业这两种职业素养,大家都不难理解。如果想创作出好的作品,熟悉跑口领域的各种方针政策和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记者必须让采访对象感觉你是专业的,他才会拿出时间和记者深度交流,记者也才能发掘到好的新闻素材并采写出优质稿件。

    如今,很多同行都感觉到人文精神在社会的缺失,反映到新闻作品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报道缺少温度、对采访对象缺乏基本尊重等。多年来,《光明日报》一直在为营造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而努力,这也是报社对所有采编人员提出的工作要求,太多的报道背后都融入了一线采编人员对知识分子精神家园的深刻理解和大量付出。

    这则消息的报道对象——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张永振研究员,在长达十几年的科研攻关中,以研究新病毒以及病毒的传播规律为主。在此次发现1445种新病毒之前,他还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正因为有了他,中国的病毒学研究迈入了全球前列。但即便如此,当他将科研成果形成论文向一些世界顶级科学期刊投稿时仍然会遭遇“压稿不发”的尴尬,但同时却有一些科技强国通过研究他的投稿内容,悄悄加快对病毒研究的步伐。

    张永振遭遇的这种情况只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当中国向科研强国迈进的征程中,面对重重阻力,他们遇到了太多的艰辛,感受了太多的甘苦,他们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在全球创新格局中提升中国的地位。而被《光明日报》报道的这次重大发现,彻底让国际顶尖科学杂志《自然》折服并为此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球发布科研成果。

    《光明日报》的采编团队在得知张教授研究团队获得如此重大的科研成果时是非常振奋的,发自内心地为中国知识分子感到自豪和骄傲。这也是为何这则消息在《光明日报》能得到重点处理的原因,《光明日报》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向世界报道这一科研成果。在精算了时差后,整个团队开始进入运作,最终和《自然》杂志同步报道了这一重大科研成果。

    在和互联网拼速度的当下,报纸能够做到首发,实属不易,我想这也是《光明日报》多年以来积淀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在具体采编业务上的一种积极映射。

    科学性和可读性有机统一是创作优秀科技新闻的重要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位置同等重要。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媒体应该肩负起这份责任,及时学习了解一线科研动态,请教专家,确保科学性和可读性的统一,以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

    当时,组织采访的单位提供的科学背景材料主要是:发现了1445种全新的病毒科,极大丰富了RNA病毒的多样性,并从遗传进化的角度揭示了RNA病毒发生和进化上的基本规律,其中一些病毒与现有已知病毒的差异性之大,以至于需要重新被定义为新的病毒科,等等。

    我对张教授进行了大量的补充采访,对RNA病毒等科学术语进行了解读,甚至在当晚又再次电话请教张教授对一个百度来的科学术语进行了解并确认。所以在报道中才有了一些相关解读:RNA病毒是生物界病毒的一大类,常见的RNA病毒中就有公众很熟悉且又避之不及的,诸如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埃博拉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其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变异很快,所以很难研制出相应的疫苗。

    这一段解读告诉了RNA病毒距离百姓的生活到底有多近,所以直接提升了读者的关注。消息中还提到,揭示其传播规律及其对人的致病性将有助于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做到“早识别、早预警、精准防控”。这段文字把科研成果的重大现实意义简单明了地进行了解读,增强了可读性。

    但是,由于病毒学专业性很强,加之当天时间紧张,这则消息中还有一些科学术语太过专业,没有翻译过来。作为一家大众媒体,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可读性和传播力。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对大量科学术语进行巧妙地取舍和解读,的确需要记者长期积累的专业素养。

    这则消息在第一时间传播了中国的重大科研成果,向世界解读了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激励鼓舞着广大的科技人员,增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国形象更加鲜明,让中国故事更加生动,让中国声音更加响亮,让百姓对未来生活更充满希冀。讲好千千万万个中国故事,看似一个个普通的新闻报道,实则是激励大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部分内容,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四向四做”,保持人民情怀,提高自己的脑力、眼力、脚力和笔力,用百姓视角、百姓话语和百姓情怀来采写新闻作品,用手中的笔记录这一伟大时代,向世界有力地传播中国声音。(金振娅 光明日报社科技部采访报道组副组长)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时间:2018-05-21 来源:中国记协网
作者:金振娅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