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记协网 > 史海钩沉 正文

记协台港澳部原主任李安:我和成思危先生的几次接触

    7月12日早上,我忽然听到了成思危先生病逝的消息。尽管早已知道先生身患重病,对先生的离去多少有点心理准备,可是,当先生真的离开的时候,仍然深感悲痛和伤感。此刻,记忆中几次与先生接触的情景又浮现在脑海。

    1999年9月2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在昆明开幕。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出席会议并致辞。图为部分参会人员合影,前排左起第十位是成思危先生。

    第一次接触

    1999年,我任中国记协台港澳办公室主任时,正逢由中国记协在云南昆明主办第五届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考虑到成思危先生父亲成舍我先生是中国著名报人,在台湾新闻界颇有影响力,为了加深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界对大陆的了解,我们想到了邀请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成思危先生做主礼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这是研讨会在大陆举办以来邀请的最高级别的领导人。我们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邀请函转至成副委员长,没想到很快就收到成副委员长的回复。他欣然接受了邀请,并约我们到他办公室商谈具体事宜。

    那天,我和中国记协台港澳办公室原主任柏亢宾一起来到成副委员长办公室。他的办公室设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属皇城宾馆的一个普通客房,面积约15平方米,不及现在一些单位局级干部的办公室面积大。柏主任向成副委员长介绍了历次研讨会的情况和这次举办的具体时间。成副委员长说,只要中央没有急事,他届时一定出席研讨会开幕式。我们听了非常高兴,可算吃了定心丸。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成副委员长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如同聊家常,使我们刚见面时的紧张情绪很快消散。

    随着会期的临近,研讨会的各项准备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紧张阶段。有一天,成副委员长的秘书打来电话,希望我们为成副委员长起草一个讲话提纲。正当我们考虑如何撰写提纲时,成副委员长带话给我们,说他的讲话稿要自己写,不用我们准备了。我心想,我们不写提纲他会讲什么呢。再说了,领导受邀出席活动,不让活动组织单位代拟讲话稿还真是少有的事情。

    1999年9月2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在昆明隆重开幕。成思危副委员长在致辞中,希望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界人士在民族复兴中扮演先锋角色,提出了四点希望:振聋发聩,弃旧图新,抑恶扬善,务实求真。他的讲话得到与会者的极高评价,至今言犹在耳。

    第二次接触

    2001年8月,我负责接待以台湾“中国新闻学会”理事长成嘉玲女士(成思危先生的胞妹)为团长的台湾新闻媒体负责人访问团访问大陆。成思危副委员长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并宴请访问团一行时,又提到了在研讨会上说过的四点希望。时隔两年他还能准确地说出这四点希望,我非常佩服他的记忆力。后来他说,因为这个致辞是自己写的,所以会记得很清楚。

    第三次接触

    2002年6月17日,我陪同中国记协领导前往香港出席《大公报》创刊100周年纪念活动。在《大公报》举行的一次宴会中,成思危副委员长席间突然问道“李安来了没有”,我赶紧起身说,成副委员长,我来了。他示意让我坐下后,就和大家谈起了中国记协和成嘉玲女士任理事长的台湾“中国新闻学会”在促进两岸新闻交流方面所做的工作,也谈到我们和成嘉玲理事长在合作中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宴会进行到一半时,成副委员长因事要提前离开,他特意走到我跟前说,中国记协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多做促进两岸新闻界沟通、了解的事情。

    后来在很多场合也曾多次见到成思危先生,但我都没有靠近,而是远远地看着他。他在我心中永远是一位平易、谦和的学者型领导人。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他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对发展两岸新闻交流的嘱托和期许一直激励着我,成为我事业的追求和工作的动力。(作者李安为中国记协台港澳部原主任)

 

时间: 2015-07-28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 李安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