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记协网 > 培训调研 正文

全省市县台新闻业务培训班在杭举办

省记协、省广电学会、浙江之声联合办班

跨媒介培训广播业务骨干

    省记协、省广电学会和浙江之声5月27日至29日在杭州联合举办全省市县台广播新闻业务骨干培训班。60多家市县广播电视台以及浙江之声各地记者站的100多位采编播人员参加了培训。省内外专家学者在培训班上作专题讲座。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如何办?传统媒体怎样办好以官微为重点的新媒体矩阵?省广电学会常务副会长胡瑞庭在讲座中重点推介了安吉广电的案例。安吉将广播、电视和报纸、网站及媒体官微等整合成一个新闻集团,建立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网台融合、公共服务和产业运营融合、城乡一体化服务融合等五大融合的发展新模式,实现了媒体新闻传播和生活服务功能的优势互补,开辟了精准传播、精微传播的新阵地。他认为,安吉的做法很值得研究和借鉴。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主流媒体、专业媒体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之声策划部副主任王巧玲给出的答案是:策划。新闻需要策划,只有策划才能给听众天天端出一桌一桌的新闻盛宴。她在讲座中结合中国之声具体案例,梳理出了新闻策划常用的八种思维路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借势思维、逆向思维、大数据思维、贴近性思维以及新媒体思维。她认为,在当下“互联网+”理念大行其道背景下,用大数据思维做报道尤其值得重视。和专业数据公司合作,借助大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解读当下经济变化、社会变迁,将是今后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部分。

    “广播新闻的导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议论前置,分不清‘客观叙述’与‘定性判断’的区别”。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资深广播人吴生华通过详细评析2014年度全省市县台通联获奖作品,归纳出口语新闻文本十大问题。吴生华告诫大家,新闻表达的基本原则是用事实说话,客观地记录事实,多作报道,少下判断;新闻的提炼要有度,不能“硬拉”;记者要在如何让听众“看见”上下功夫。

    尽管参加培训的都是广播人,但培训的内容和主讲老师却是跨媒介的。浙江卫视采编部主任陶兆龙、省广电集团电视民生休闲频道《1818黄金眼》制片人陆远鹏、都市快报经济部主任编辑顾国飞、中央电视台浙江记者站记者李欣蔓、中国之声资深编辑盛坚毅等与学员们分享了他们的采编经验。

    为期三天的培训,八位主讲人紧扣当下新闻采编业务实际,用创新的思维、丰富的案例进行“贴地演绎”,启示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受到学员们欢迎和好评。许多学员表示,这次培训实用性强,着重案例分析,密切结合市县台采编实际,讲求可操作性,让人受益匪浅。

 

时间: 2015-06-10  来源: 浙江省记协
作者: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