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记协网 > 评奖创优 > 浙江飘萍奖 > 2013评奖 正文

第十届浙江飘萍奖参评者吴栋梁事迹介绍

让理想与新闻一路同行

――温州日报记者吴栋梁事迹介绍

    吴栋梁,2000年加入新闻队伍,现任温州日报党报热线新闻部主任,主任记者;第十二届温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温州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温州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让理想与新闻一路同行,让新闻实践与温州发展同步,是他这几年在新闻工作岗位上的真实写照。

    13年的新闻生涯,他负责过市委书记的报道,跑过时政、经济、热线,当过版面主编,共有20件作品获省级以上新闻奖项,包括消息、通讯、内参、典型、系列报道等类别。其中浙江新闻奖一等奖5个、二等奖7个。他负责的党报热线栏目,被评为浙江新闻奖名专栏;党报热线新闻部被省委宣传部评为省新闻工作先进集体。

    13年的新闻生涯,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挖掘重大典型人物和做好民生舆论监督,是他一直坚持追求的方向。2010年,他执笔《十问温州发展》的开篇第一问:《为什么我们经常“慢半拍”?》问出了温州新一轮思想解放热潮。今年7月,被最高法院和浙江省委追授一等功的陶蛟龙,以及见义勇为英雄李学生、周大军等,就是他采写的人物典型。2011年、2012年,他牵头策划采写舆论监督报道《是谁将定时炸弹送入民居》、《一根豆芽的尴尬“问诊路”》,均获省新闻奖一等奖。

    用心创新报道——勤于思考,积极策划,新闻佳作不断

    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新闻不仅要时效新,更要角度新。吴栋梁一直把创新与思索,凝聚在每一篇报道之中。

    作为党报记者,首先就是要创新重大主题报道。2010年9月,温州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热潮。当时作为负责市委书记报道的记者,吴栋梁与同事一起策划《十问温州发展》系列,并采写开篇第一问《为什么我们经常“慢半拍”?》和第九问《投资还有多少“课”要“补”?》。他连续半个月深入采访,与专家学者、部门负责人对话,从全新的角度考量温州,并在发问后阐述专家建议,为整组报道开了好头。《十问温州发展》获得了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去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为了配合这一重大主题,用本土的角度弘扬雷锋精神,他牵头策划了“温州好人 善行天下——寻找雷锋精神的温州印记”全国寻访活动。报道历时4个月,20多位记者接力走遍全国,报道了82位善行全国的温州人。报道获得浙江新闻奖二等奖。

    典型人物创新出彩,也是吴栋梁孜孜追求的目标。去年12月3日晚,温州中院院长陶蛟龙出差回温途中因公殉职。温州日报第一时间刊发了消息。同时,吴栋梁和同事兵分四路,赴绍兴、宁波和本地采访,采访素材超过3万字,后6易其稿,方成《魂系天平》。该通讯摆脱了英雄事迹报道高大全的固有模式,用一个个细节串接起人物的人生足迹,报道所蕴情感大气而又细腻,用事实说话,用细节煽情,生动展现了为民院长的形象。

    此外,他还曾先后赶赴河南商丘、湖北荆州,采写了感动中国的舍己救人英雄李学生、勇斗歹徒的英雄周大军等典型人物报道,作品均评为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同时,吴栋梁还积极思考,总结提升理论水平。在《中国记者》、《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新闻实践》等期刊、报纸上发表7篇业务论文。其中,论文《浅析地方党报的热线新闻价值取向》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论文二等奖。

    用脚丈量大地——满怀理想,尽职敬业,能打苦仗硬仗

    新闻是跑出来的,从贫困山区到偏僻海岛,从政府机关到普通社区,吴栋梁始终奔走在采访一线,用脚丈量着新闻。

    2011年7月23日,动车事故世人震惊。事发后,作为热线部负责人,他立即协调记者,并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他顾不得雨后泥泞路滑,抓住树枝藤蔓,奋力爬到高架桥上,跟在救援人员后,边搜索,边采访旅客,一直摸索到动车撞击的部位……事故报道的3天3夜,他睡眠时间加起来不到12个小时。

    作为温州日报党报热线的负责人,他一直把“为民监督、推动进步”视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

    2011年,他牵头策划《是谁将“定时炸弹”送入民居》暗访。半个月走访200户居民入户调查,又连续3个通宵从仙居跟踪黑煤气运送车到温州的窝点,终于揭开瓶装燃气黑市黑幕。报道促使市里出动3500人次进行整治,查处无证供应点89家,拘留8人。去年,他牵头采写了《一根豆芽的尴尬“问诊路”》,4个多月暗访取证和检测样品,列举豆芽生产者非法添加各类添加剂的事实,并对部门监管缺失、行业缺乏标准等问题一一剖析,最终促成监管责任落实,让健康豆芽重上餐桌。两篇报道均获得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

    每当有台风影响,他总冲锋在前。他曾徒步5公里,深入被台风重灾区;曾在台风登陆点,和乡镇干部一起彻夜不眠……正是这种不怕苦累的精神,他被市里两次评为抗台救灾先进个人。

    用情为民发声——关注民生,贴近基层,牵挂百姓冷暖

    作为一名记者,吴栋梁深知只有坚持“三贴近”,在走基层中转作风、改文风,用情为民发声,才能发挥媒体为民作用。

    面对“三改一拆”和日常生活中的众多民生热点,温报集团将媒体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推出了“市民监督团”这一全新监督形式。吴栋梁作为市民监督团的主要牵头人,多次和记者一起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入百姓,听取民声民意,两年来策划组织监督活动100多次,督促解决问题180多个。很多稿件引起强烈反响,书记、市长批示12次,成为重要民间舆论监督力量。与此同时,吴栋梁还积极主持温报集团“党代表工作室”的活动,策划开展了民情接待日、慰问老党员等活动。

    在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中,吴栋梁选择了民工子弟学校——慧才小学和泰顺山区村小——泗溪二小,作为基层联系点。一年时间里,他10多次走进学校,采访老师学生、联系爱心单位、协调解决困难。在他的积极联系下,两所学校都得到爱心资助。企业送去价值2万元新书,银行送去2台崭新电脑,更有好心人募集6万元爱心款,给孩子们午餐中加鸡蛋。

    用爱去报道,一直是吴栋梁的追求。作为温州日报慈善分会的副会长,雅安地震后,他联系温州民企奇特乐集团,出资百万元,在灾区天全中学设立受灾学生助学金。而他组织的爱心活动还有,每年春运,与九大部门一起开展“春运关爱行动”;每年寒冬,募集善款帮助贫困老人,开展“冬日送温暖”……日前,“春运关爱行动”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优质服务品牌”。

    新闻实践永无止境。借用一位前辈的话,回首近13年新闻生涯,所采所写,有负于家庭,无愧于社会;所追所求,有益于公道,无憾于良心。

    在新闻的路上,他将努力前行!

 
时间: 2013-08-22  来源: 浙江省记协
作者:
 编辑: 刘卓文


(C) 2013 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浙江记协网,www.zja.org.cn 平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