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记协网 > 评奖创优 > 浙江飘萍奖 > 2013评奖 正文

第十届浙江飘萍奖参评者金毅事迹介绍

23年不休年假的工作狂

——青年时报金毅同志工作简历及主要业绩

 

    被同事们称为“工作狂”、“老黄牛”的金毅同志,1990年起正式从事新闻工作,从一线采编成长为机关报副社长、都市报副总编。23年来,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锐意创新,业绩显著,是一名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职业报人。

    一、主要工作经历、社会兼职及所获荣誉、奖项

    1967年出生于安徽,男,中共党员,大学文化。

    1986—1990年,在部队工作。1990—2004年,在省政协联谊报工作,曾任副社长。2005年至今,在青年时报工作,任副总编辑。

    获2002年度 “首届浙江省专业报飘萍新闻奖”、2009年度浙江省模范新闻工作者。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8次,省级专业报新闻奖一等奖2次,全国报纸副刊“好专栏”奖1次。另获“杭州文学奖”1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兼任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

    二、主要业绩

    作风踏实、心系基层,自觉践行“三贴近”理念

    金毅同志在部队期间即开始从事新闻工作,采写了大量鲜活的军队和地方先进典型报道。如全军模范单位钱塘江守桥中队,全国优秀公安局长郑新军,农村致富带头人、萧山东冠村村支书章方祥,杭州公交车司机孔胜东……这些典型人物至今没有褪色,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他们中,不少人是金毅同志最早报道或参与报道的。

    这些报道的产生,得益于金毅同志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对“三贴近”的自觉追求。在采访林水英时,他吃住山村,盛夏酷暑,每天跟随林水英翻越7座大山送邮件;在采访孔胜东时,他在寒冬腊月与采访对象一起上街帮市民修车……

    以民为本、求索正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在联谊报任编辑时,金毅同志在国内纸媒中最早推出犀利、大气的《时评》版,获得全国报纸副刊“好专栏”奖。在主持记者部工作期间,率先报道了舟山古城被毁、千岛湖跨省污染、金华民主党派人士因参政议政遭打击报复等重大事件。其中,舟山古城被毁报道引起了全国人大、国务院的高度关注。
任联谊报编委后,负责创办了《民周刊》。该刊坚守“以民为本”,在政协民主监督与媒体舆论监督的结合上大胆探索,常年坚持舆论监督报道,受到业内外普遍好评。

    与此同时,金毅同志坚持赴一线采写重要稿件,如“九江抗洪”、“丽水最大的市场罢市风波”、“浦江法官殴打人大代表真相”等,这些稿件以不同的方式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毅同志始终热心公益报道,曾只身深入陕北老区采访希望工程,组织大规模扶贫助学活动,使陕北120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同时策划“为陕北打开一扇窗”公益报道,用30多个版面介绍陕北的项目、资源,为陕北老区在浙江招商引资搭建平台,受到浙、陕两省领导的高度肯定。

    艰苦拼搏、锐意创新,在无私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2005年初加盟青年时报后,作为业务副总编,金毅同志先后分管多个部门,策划、指挥了大量的主题报道、民生报道、突发事件报道,如“文化大省新跨越”、“揭开超女合同黑幕”、“助跑学子工程”、“百名青年浙商对话千万浙江青年”、“冰雪灾害”、“汶川地震”、“改革开放30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爱心斑马线”等。

    其中“全国老红军后代重走长征路”活动与浙江在线联手,是浙江较早实行大型报网互动的创新报道。而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系列报道《浙江领导干部民生观察》(40多个版),因创新手法、创新文本,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多次表扬,并由省委组织部汇编成书。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金毅同志两赴灾区,倾力推动“汶川基金”系列报道(获浙江新闻奖社会活动奖),报社因此获得省级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系列报道《大爱无言,哥哥,我如何才能帮你找到家》获得了全国媒体风尚大奖。大学生杨济源救人牺牲、杭州孙大伯救人求表扬两组连续报道均获浙江好新闻一等奖。这些奖项,大多是报社历史性的突破。

    从业至今,金毅同志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理念,恪守职业道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与专业追求。23年来,他从未休过年休假,很少享受完整的节假日、双休日,历年考评均为优秀。

 
时间: 2013-08-22  来源: 浙江省记协
作者:
 编辑: 刘卓文


(C) 2013 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浙江记协网,www.zja.org.cn 平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