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记协网 > 评奖创优 > 浙江飘萍奖 > 2013评奖 正文

第十届浙江飘萍奖参评者葛志军事迹介绍

创新都为百姓谋

——记衢州晚报编辑中心主任、省劳模、省党代表葛志军

    衢州晚报成为2011年中国新闻界唯一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时,他是这个团队中的重要骨干——编委、编辑中心主任,他还是衢州晚报创刊以来唯一的浙江省劳动模范、唯一的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和最年轻的高级编辑。在中华记协网和2011年8月《新闻实践》上刊发的《总有一种精神支撑着他们前行》的通讯里,有约四分之一的篇幅报道了他的事迹。

    走路快、说话快、做事快……在单位里,葛志军总是精神抖擞,浑身上下充满着激情。他原是中学校长,因为热爱新闻事业,20年前毅然投入新闻事业的怀抱,1998年创办衢州晚报时成了重要骨干之一。面对各种诱惑和机遇,他矢志不渝,不仅勤于学习,而且长于创新,通过对平时积累下来的50个新闻策划创意的解读,形成了26万字的《新闻策划思维与方法》一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衢州晚报成为一个激情澎湃的创新团队、热情如火的服务团队、不畏艰险的顽强团队、敢于担当的责任团队,成为浙江省优秀报纸。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2008年度的重大主题,同题作文如何出彩?他认真总结以往主题报道、成就报道的得与失,摒弃习惯的老套路,寻找具有地方特色的载体以增强吸引力,精心设计系列化包装形式以提高视觉冲击力,从10月13日起推出五大系列专题报道,即“农民画里看变化”、“老照片里寻变化”、“故事会上听变化”、“流行风里品变化”、“新闻当事人忆变化”。每个系列10个版,每周刊发5个整版,总共50个专版,在报道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都有所创新,特别是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的“农民画里看变化”报道,是从沟溪乡农民画协会历年创作的300多幅作品中选出精品,分十个小主题进行组合,再配以数百精炼的文字,形象生动地反映出30年来衢州农村的巨大变化,这组别出心裁的报道得到了读者的好评,他顺势延伸策划了农民画展览、拍卖等活动,一批农民画家从中受益。

    在新闻策划中,葛志军注重寻找、设置活动载体,将非事件性的报道转化成事件性或类事件性报道,提高受众对报道的“卷入”程度,增强新闻性、互动性,从而提高传播效果。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新闻策划中,他把全市88个红色遗址设置为活动载体,要求记者寻访到一个红色遗址时,除采访当事人外,带回一份泥土标本。活动结束时,将泥土标本一分为二,一部分填埋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周围的绿树根部,另一部分连同活动作品集和活动队旗送入市档案馆永久性珍藏。这一原本高度同质化的主题报道变成一股不断给受众以新鲜感的新闻信息流,静止的史料因而流动起来。

    “老百姓的事能帮多少就帮多少”,这是葛志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江山孤儿黄晴找到了真心爱她的新家;龙游溪口镇孤寡老人张凤吾终于有了好心人送的电视机;双港街道的李永权夫妇找到了失散25年的女儿……百姓需求就是葛志军的追求和工作要求,他把“以百姓需求为需求”的办报宗旨化为了一个又一个新闻创新的策划方案。他先后主持策划了《寻找城市角落里的贫困老人》、《晚报爱心书屋》、《给贫困孩子送一个温暖被窝》等一系列公益活动。衢州晚报在他的影响下,成了憎爱分明、富有正义感的群体,只要是和老百姓相关的问题,无论大小他们都愿意亲力亲为帮助解决。衢江区湖南镇朝书村是葛志军负责的基层联系点。这是一个距离市区三十多公里的小山村,以种植高山蔬菜、瓜果为主业。得知销售难时,他马上帮助村民联系市区各大超市,最终让朝书蔬菜上架销售,后来又在商标设计、注册,农产品拍卖促销等方面提供帮助。村支书吴云峰说,朝书人打心底里感谢葛记者。

    创新都为百姓谋。《城乡对话》是葛志军主创于2006年3月7日的品牌专栏,每期分“乡村呼唤”和“思路对接”两部分,每次帮助农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可读性和服务性都很强。葛志军策划于2008年1月的《温暖在线》品牌专栏,每周至少见报一期,至今已有上万人次的读者或单位和企业参与爱心传递,帮助数百困难家庭上千人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在说出心愿和助人实现心愿的过程中还形成了衢州晚报独特的“爱心档案”,为持续开展活动提供方便。每次心愿对接活动时,葛志军都要求记者陪同爱心人士到现场,既让献爱心的好人感受到爱心付出的价值,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衢州晚报的公信力。因此,《城乡对话》、《文明礼仪大看台》专栏分别被评为省“服务三农”十佳专栏和“文明礼仪宣传”十佳栏目,《温暖在线》专栏获2012年衢州市“华岗奖”。

    葛志军工作作风严谨、务实,每天早上7点半,葛志军就到办公室,初审记者和通讯员来稿并合理分流,同时理出每个版面的重点稿件,提交编前会讨论。对于不合格的稿件,他总是毫不留情地退稿。他每天都要写审稿笔记,把当天稿件中的亮点和缺点记录下来,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就写成业务论文。他说:“我发现一些稿子常常出现新闻当事人缺失或缺位,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后来,他发现新闻当事人沉默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其中被动沉默多与记者采访有关,于是他提出“回归新闻规律,倾听沉默的声音”的观点。这篇论文发表在2013年第4期的《中国记者》上,个案都来自他平时的审稿记录。

    “感恩是生活的底色,奉献是无我的慈悲。”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二十年如一日坚守新闻理想、坚守百姓情怀、坚守新闻创新的真实写照。在编辑中心主任岗位上,每逢重要报道,他都会主动带着年轻记者下基层,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指点,并动手采写相关稿件。今年开展中国梦主题报道活动时,他又带上采访小组下乡一周,言传身教。他认为,干新闻这一行,不能只是为了新闻,应以百姓需求为需求,只有把读者放在心上,读者才能把你放在心上,才能在重复中闪现创意,通过策划实现创新,从清苦中找到乐趣。他先后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1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7件,获得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衢州市新闻奖及其他新闻奖32件。在省以上业务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6篇,被列为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层次培养人选、衢州市“115人才”第一层次培养人选。

 
时间: 2013-08-22  来源: 浙江省记协
作者:
 编辑: 刘卓文


(C) 2013 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浙江记协网,www.zja.org.cn 平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