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品:《洁净乡村看遂昌》
记者出像:在中国,因为受农耕传统的束缚,山村的环境卫生一直被认作是最难搞的。那里牲畜满地跑,垃圾随便扔,“脏、乱、差”几乎和偏僻落后的山村划上了等号。而在浙西南大山深处的遂昌县,近年来,却偏偏与中国农村最为常见的传统陋习较真,响响亮亮地提出了“打造中国最洁净乡村”的口号,把全县乡村的环境卫生整治搞得有声有色。“洁净乡村”成了遂昌吸引外人眼球的最为注目的金名片。
推出片名《洁净乡村看遂昌》
入冬以来,遂昌县焦滩镇独山村外出打工的村民,陆陆续续返村回家。按照村里的规定,凡长期在外打工的村民,今年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村里的叶氏祠堂集中学习“乡村洁净歌”。
村歌同期声:微笑新焦滩,洁净后花园,讲讲容易做起难,只要大家不怕烦,干部群众下决心,焦滩山水会更清,洁净乡村要搞好,全民参与最重要……
像这样用遂昌方言写成的“乡村洁净歌”,遂昌的其它乡镇,眼下正在普及推广。
地处浙西南崇山峻岭中的遂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23万人口,大多为农业人口。20个乡镇391个行政村,像散落的星辰,疏希分布于2539平方公里的广袤山野中。在这样的区域环境里,打造“中国最洁净乡村”,似乎很难让人想象。而事实上,走入今天遂昌的任何一个村落,哪怕是只有几十号人家的自然村,映入眼帘的仍是一片清新而又洁净的景象。绿树环绕,溪水潺潺,纯朴自然的山野情趣与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让长期居住这里的山民,安然地分享这因洁净而带来的舒心。
独山村村民:感觉每个角落走去都是干干净净,走去人也比较舒服,空气也好。
珠村畈村民:都是这样,每家每户看一看,都是干干净净。
苎上村村民:洁净以后 外面的游客都喜欢到我们这边来玩玩。
苎上村村民:洁净乡村、洁净卫生比较好,对人民的健康有大大的好处。
从山里人的言辞中,可以感受到他们非常眷恋这片清新的土地,并不在意喧闹的山外世界。在他们看来,只要把眼前的家园打理干净,日子同样过得跟外面一样精彩。
去年3月,遂昌提出“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把“洁净乡村”当作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
“洁净乡村”,遂昌人给它的定义是,全县所有乡村,垃圾集中堆放处理;家庭牲畜集中圈养;村中河道疏浚清流;村庄环境干干净净。往浅里说,“洁净乡村”,就是管好身边的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往深里说,它实则是撼动了千百年来自古不变的乡村传统生产方式与传统生活观念。它让每个山里人,从此经受着一场最浅显、最简单、同时也最为艰难的文明考验。
金竹乡党委书记叶名颉:生活习惯这些观念,已经千百年来养成了根深蒂固了,现在我们提出这样一种真正的要求大家用非常文明的方式生活生产,这对群众、对他们来说,不亚于一次非常大的冲击。我们干部还在戏言,这是对我们群众思想真正的一次洗礼,它对群众的冲击力,不亚于一次土地革命。
把“洁净乡村”视为当年的土地革命,这是遂昌乡镇干部的亲身体会。但在外人看来,这场土地革命式的新山乡洁净运动,似乎远没有当年来得炽热,一切都在和风细雨和文明有序的过程中,悄然进行。
金竹乡洋岭头村,是遂昌最偏远的行政村,六个自然村分布在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村支书吴育梅和村民主任宁鹤贤是村里的保洁员。他们每天都要例行对全村的卫生监督和卫生检查。党员干部带头搞洁净,这在遂昌已蔚然成风。
记:这个村里头你跟主任都是村里的保洁员?
洋岭头村支书吴育梅:对的
记:那你们一般是怎么弄的?
吴育梅:我一般就是这样的,三天扫一次这个地,平时我俩人看见地上有香烟壳、烟头什么东西,平时看见就拣,就这样的,有垃圾就拣。
记:对农户你们怎么进行宣传?
吴育梅:对农户我就这样跟他们说,你们自己家里垃圾不要让人家拣,让他们房前屋后自己扫干净,现在房前屋后家里面扫起来的垃圾,都送到那个集中的垃圾箱,他自己去倒的。
村民曾发关是洋岭头村的养鸭专业户。在山村,家畜家禽满村跑,这是自古以来的习俗,谁都不会在意。而“洁净乡村”搞了后,规定家畜家禽全部集中圈养。维护村庄的公共环境卫生,成了曾发关的自觉行为。
洋岭头村民曾发关:以前柴火、鸡鸭都放在门口,那个粪很臭的,现在我都搞到山上去养鸡,水塘里放那个鸭子,晚上拉回来有栏圈搞起的,早上么放出去。不然的话,你放出来还有救啊。
家庭畜禽集中圈养,让不卫生的放纵行为得到了收敛,乡村洁净,从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源头抓起,文明向前跨了一大步。
在山村,随便乱扔乱倒垃圾,是最常见的习俗,而最能见证这一习俗的往往是村中的河道。
金竹乡交塘村的这条村中河道,穿村长度1800米,河道两旁住了近百户人家。过去农户家里的污水和垃圾全部倒在河道里,每遇雨季,下游村庄叫苦不迭,旱季来临,又丑像百出,臭气熏天。
交塘村村民郑长春:什么东西都倒下去,习惯都这样,拿起来方便倒河里。
记:那这样,下游还不受你的苦?
郑长春:下面河也没有办法,他们下面也要倒的,大家倒,大家乱倒。
记者:现在没有了。
郑长春:现在没有了,现在有人监督,他也不敢倒下去。
记者:怎么来监督,采取一些什么措施?
郑长春:谁倒下去,就把那个人检举出来,把他抓出来,抓起来罚款,不罚,以后又要脏起来的,这个洁净就搞不好的。采取一个措施,没有措施你搞不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