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记协网 > 评奖创优 > 浙江飘萍奖 > 2012飘萍奖 正文
第九届浙江飘萍奖参评者朱振华事迹介绍

 

    深入基层 贴近群众

    朱振华在做好日常编务工作的同时,经常深入基层调研、采访,采写重点报道和鲜活新闻,努力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也用行动影响年轻记者,鼓励他们经常下基层采访,尽快提高业务水平。为此,他每年要跑几十个乡镇(街道),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感受新气息,报道新鲜事。如去年就跑了23个乡镇(街道),这些地方有绍兴最东的新昌巧英乡,最南的诸暨岭北镇,最西的诸暨马剑镇,最北的滨海新区,通过这样深入基层采访,了解了真实情况,缩短了与群众的距离,使新闻报道更有可读性和感染力。

    2011年7月,当获悉上虞市张村村党总支书记许兴祥为了让村民用上洁净的自来水,在前往水库修理引水管不幸摔成重伤时,朱振华马上组织记者和编辑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入采访,用大量生动的事例和感人的笔触,对这一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心系群众、勇于担当的典型及时作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得到省市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好评。2012年,这篇《“咱们的好书记啊,你快醒醒!”》的消息,被评为了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加强策划 创新报道

    为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朱振华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策划手段,从内容到形式,从选题到执行,大胆进行创新,努力使新闻报道站得高,看得远,符合领导要求,满足读者需求。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为使这一史诗性的题材具有影响力和震憾力,朱振华提出制作《建党90年•绍兴红色长卷》的设想,用4个对开张、16个连版的容量,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绍兴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可歌可泣的壮举和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设想得到了市委的重视,把绍兴日报社的《红色长卷》列为绍兴市纪念建党9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红色长卷》整个版面设计新颖,图文并茂,恢宏大气,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去年7月1日《红色长卷》一经推出,社会反响热烈,一些读者还把它当作红色藏品珍藏起来。

    朱振华十分注重对民生类新闻的策划,做到集中主题,多面聚焦,务求实效。为拓宽报道面,朱振华和日报同事一起还组织了一个“社区服务团”,邀请医生、律师、社区工作者、各类有专长的人才等,走进社区开展活动,为居民排忧解难。如3.15消费维权进社区、六一农民工子弟进影院、高考爱心接送车、十大社区夏令营等活动,这样既为群众办了实事,又丰富了报道内容,扩大了报纸影响力,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据统计,绍兴日报“社区服务团”自2009年3月5日组建至今,已开展各类活动近百场,服务群众上万人次。

    从严把关 提高素质

    在日常采编工作中,朱振华非常注意把好报纸的政治关、技术关、事实关,无论是写稿、编稿还是审看版面,总是慎之又慎,仔细推敲,竭力避免差错。在朱振华和日报采编人员的努力下,《绍兴日报》编辑部近年来没有出现重大的政治性、技术性、事实性差错。1999年,在第一届全国中等城市党报校对质量抽检评比中,《绍兴日报》编辑部获得了第5名的佳绩。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朱振华采写、编辑的稿件,没有出现造成不良影响的责任事故,保持了舆论基调的平稳正确和基本事实的准确完整。

    在加强自身业务建设上,朱振华结合采编实际,撰写和编纂了一些对实际工作有一定影响的业务论文和书籍。如发表在《中国记者》上的《一场图文并茂的“文化盛宴”》、发表在《新闻战线》上的《走转改让党报新闻活起来》、发表在《中华新闻出版报》上的《五招打造媒体品牌栏目》、发表在《新闻实践》上的《从“乡村穿行”看媒体社会责任》等都是对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时间: 2012-08-17  来源: 浙江省记协
作者:
 编辑: 刘卓文


(C) 2005 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平台支持、网页设计:浙江在线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