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让责任缔造强音
“媒体是‘喉舌’,要多做一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好新闻,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引领社会。”
守望社会,是新闻媒体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之一。如何发挥好媒体的这一责任,以传播的力量推动社会向好向善,是她一直思考和实践的。
织里生产、生活、仓储“三合一”生产模式存在巨大消防隐患,宋美娟深入采访,做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电视内参,为推动问题解决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有些地方急于求成,反而使农民蒙受了损失,她策划制作了《土地流转热的背后》来警醒社会重视这一问题。像这样,从火热的生产生活中找到值得注意的问题或隐藏着的矛盾的报道她策划推出的还有许多。
为加强团队整体的报道能力和水平,宋美娟抽调精兵强将,成立重大报道策划组,力抓重大报道。多年来,由她牵头策划及采访的主题报道7600多篇,系列报道2230多篇,专题268档。一个个重大主题报道的推出,忠实地记录着社会前行的步伐,也彰显着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在工作机制上,她建立每月一次的记者接待日,到街头、社区直接接受群众反映问题,推行“周四课堂”加强内部业务学习等,她以机制为保障,以激励为动力,不断提升部门人员的业务能力。一支敬业、高效的精锐团队在新闻行进的道路上壮大。
在广电媒体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宋美娟充分行使总台大新闻中心分管业务副主任的职责,创新整合各类资源,积极融合新媒体,协助主任探索“全媒体”记者的运行模式,逐步实现“声、屏、报、网”各栏目信息的集纳分类、供应及产品的多点发布。
三、让品牌成就媒体
“新媒体环境下,品牌是媒体竞争的利器,品牌对内以其原动力拉动精品生产和体制改革,对外以其亲和力来强化媒体辐射功能。”
二十年来,宋美娟精良的专业素质和锐意创新的工作激情使她成功打造多个品牌栏目和活动,成为品牌运作的探路者、排头兵。
2005年,她协助频道领导着力打造《经济生活互联网》。2006年,宋美娟作为制片人参与创办的《阿奇讲事体》在短短半年之内,成为当地的“王牌栏目”。在宋美娟的带领参与下,2010年,湖州广电的重点栏目《新闻60分》首次实现全程直播。
几年来,她利用多个平台陆续打造了不同定位的4名“帮忙记者”, 3个帮忙品牌 ——解决麻烦事的“大方小方”,进行爱心帮扶的“阿奇”,处理交通问题的“小张”。
湖州广电总台“温暖的黄丝巾”是2008年度浙江省十大社会活动之一,宋美娟就是这项活动的主要策划参与者。作为全国新闻界品牌活动的成功案例,《中国记者》以《飘扬的黄丝巾》为题向同行推广。
2010年3月,宋美娟同志策划启动“低碳新主张”捐书活动,共收到书籍23000多册,建造起5个爱心图书室。2010年、2011年,她连续参与策划了“梦想湖州 赢在职场”大型职场活动,借助广电媒体搭建起用工求职的平台。
几年来,由她参与策划举办的公益活动达30多个,共帮助720名贫困大学生跨入大学校门,使117位身患重病但家庭贫困的群众及时得到医治,为数百个家庭送去了温暖和援助。
她说:二十年前,因为热爱,她选择了电视这份职业;二十年来,她无怨无悔,在电视的天空里把握脉搏、记录历史。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她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气魄和“吹尽黄沙始到金”的韧性,她为发展而鼓号,为进步而呐喊,为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