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记协网 > 评奖创优 > 浙江飘萍奖 > 2012飘萍奖 正文
第九届浙江飘萍奖参评者张雪南作品登记表

 

报送单位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

作者姓名

吴栋梁 王丹容 潘建中

作者工作单位

温州日报

作品标题

十问温州发展—— 一问温州速度,为什么我们经常慢半拍?

作品刊播单位

温州日报

刊播日期

2010年9月15日

作品字数或时长

3900

作品体裁

重大主题报道

作品评介:“十问温州发展”的报道,是地方党报向“地方发难”的一次成功尝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温州在创造温州模式的同时,也遭遇转型发展中的诸多困惑和难题。温州日报敏锐地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率先发声,大胆发声,以建设性舆论监督帮助党委为推进工作和解决问题出谋划策。

《一问温州速度,为什么我们经常“慢半拍”?》作为这组重大主题报道的开篇之作,面对经常“慢半拍”这一敏感话题,面对着打响报道头炮的压力,没有躲闪回避,以事实说话,以数据对照。从天津唐山的城市发展成就为切入点和比照,采访县市区与部门一把手、国内高端经济社科专家等,让人真切地看到温州的落后,问得人心跳加速、脸红耳赤、无地自容。

同时,文章并非仅仅提出问题,而是针对温州发展存在的问题,立足全市发展大局和群众根本利益,层层推进,不是泛泛的“责问”,而是实实在在的“促问”,摆明问题,分析原因,同时提出专家对策,给人思路,给人启迪。文章最后以相关规划和部门负责人表态为收尾,从而在问的基础上,也道出了温州发展的方向和信心。

可以说,这组报道揭开了温州新一轮全市思想解放的风气之先。  

采写简况:这样叩问政府的文章,在温州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为了做好开篇的第一问,记者连续半个月深入采访,向中国社科院专家问计,与县市区一把手和部门负责人对话,到实地调查摸底,掌握大量素材,从全新的角度考量温州。并在提问同时,阐述外地借鉴与专家建议。

半个月时间,记者采访的对象达20多人,整理采访素材超过3万字。稿件最终三易其稿,市委书记陈德荣最后审核定稿刊发,从而为整组系列报道开了好头。

社会效果:报道的推出,如当头棒喝,引起了社会强烈共鸣,成为温州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标志性事件。

每篇文章一出,干部群众争相阅读。温州当地和省内外各大网站,也竞相转载,网民纷纷围观发帖,温州一网民发帖惊叹:“让人有些惊讶。惊讶的是,这是由官方承认所谓‘温州速度’已经大大落后。”一位老干部还专门给本报编辑部写信,称是继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姓氏问题争论之后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

“十问温州发展”报道,还作为重大主题报道的典型案例,登上《中国记者》、《新闻实践》等权威专业杂志。

获奖情况:该组系列报道先后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和温州新闻奖一等奖。

 

 
时间: 2012-08-17  来源: 浙江省记协
作者:
 编辑: 刘卓文


(C) 2005 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平台支持、网页设计:浙江在线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