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采写简况、作品评价、社会效果、获奖情况)
作品评介:
广播专题《我的心肝宝贝》以平民化的视角真实报道了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团桥村妇林萍,为同村8岁女孩徐洁无偿捐肝的动人事迹。作品通过还原事件的过程,刻画人物的心路历程。通过还原事实的音响细节,聚焦“草根英雄”的闪光之处。作品用鲜活的事实与生动的细节音响“说话”,凸显了“当善良与爱意盈满心间,一个普通人可以诠释伟大”的深邃主题。真实可信,感人至深。
采编过程:
作品还原林萍冒着危险,忍受痛苦,顶住压力,捐肝前后复杂曲折的经过。从一开始的迟疑几分钟后答应做配型,到上海医生告诉她术后的后果,“感到独自难以承受。哭着给丈夫打了电话”,担心“徐洁的病拖不起”;给丈夫回短信:“我不能犹豫,这对孩子太残忍了”。直到“在手术台上,医生最后一次对林萍说:‘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林萍都没有动摇救徐洁的念头。这些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用事实来呈现的,没有人为的拔高。再比如,林萍陪徐洁共度小女孩重生后的第一个生日,“嫫嫫看着你都要哭了”。林萍在手术之后,女儿打电话“祝母亲节节日快乐!”哭了。这些于瞬间捕捉的细节,把林萍母女之间的爱,写得很深沉。更深层的意义是:女儿也为林萍的大爱所感动,理解了她的捐肝义举;爱心的交织,闪耀着林萍可贵的精神品质。
社会效果:
通过还原人物的精神本质,树立人物的社会价值。作品抓住了爱与善的本质。也展现了林萍身边的人包括丈夫、婆婆、乡亲朴实的热心和爱心。这些都反映了林萍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本质,令人信服、感人至深。
正如林萍感谢社会的说的一句真心话:“我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大家给了这么多的关注……对社会,对大家,我有太多的感谢。我付出的是小爱,却收获了大爱,这一切更让我觉得我的选择是对的。”这番话真诚动情,体现了爱的辩证力量和互通境界,富有广泛的社会共鸣效果。
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09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新闻专题)一等奖;2009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