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记协网 > 评奖创优 > 浙江飘萍奖 > 2012飘萍奖 正文
第九届浙江飘萍奖参评者孙俊明代表作

 杭州西湖之声电台 孙俊明 获奖代表作品

广播剧《为了零点五克的挚爱》剧情梗概( 时长 57分钟)

    剧中主要人物:

    林际荣:义务角膜劝捐员,45岁

    张  阳:下岗的民工,男,25岁

    申  涛:歌舞团大提琴演奏员,30岁

    李凌波:申涛之妻,歌舞团小提琴演奏员,28岁

    何  洁:盲姑娘,20岁

    剧情梗概:

    半夜里,义务角膜劝捐员林际荣的角膜捐献热线响起一阵急遽的铃声,电话是一位叫张阳的年轻人打来的,因为下岗,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和他分手了,接连的打击让他萌生了自杀的念头。为了向女友证明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他想在自杀后捐献角膜。林际荣在电话中再三相劝,终于说动张阳暂时放弃自杀念头,约好两人见面后再好好聊聊。

    一个月后,两人见了面,林际荣告诉张阳:他今天一早接到电话,临湖有个病人快不行了,才三岁,家属同意捐献孩子的角膜。张阳决定和林际荣一块儿去临湖看看。

    一路上,林际荣还和张阳聊起了自己在九寨沟旅游时遇到一位叫何洁的盲姑娘的故事。林际荣说:那个夜晚,天上的星星是那么美丽,又离得那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摘到,可是何洁看不见,偏偏又是那么爱美的女孩子,人生多么残酷。旅行途中受到陌生人嘲笑也不曾流泪的何洁,却在美丽的星空下泪流满面,这一刻,让他终生难忘。

    在临湖中医院,他们见到了三岁孩子的爸爸申涛、妈妈李凌波,他们分别是歌舞团优秀的大、小提琴演奏员,他们的孩子晓晓患先天性巨结肠病,五天前病情恶化,已处于弥留状态。李凌波泣不成声,“我儿子的眼睛长的太漂亮了,见过他的人都这么说”。申涛说,“明天是儿子三岁的生日,我们希望他能撑过今晚零点,在他三周岁生日的那天捐献角膜。”在角膜捐献登记表的留言栏里,李凌波动情地写下:愿儿子漂亮的眼睛像新的生命一样,永远美丽!

    晚上,林际荣联系了省人民医院眼科吴主任,请他马上安排好取角膜的医生和车辆,等候通知。张阳见此很受刺激:“我们在这儿等待角膜捐献者的死亡,这太恐怖了”。

    林际荣沉默了很久,喃喃的说,取角膜的时间是不能拖延的,夏天不能超过病人去世后的六小时,冬天不能超过十二小时。我曾经有过一次整整一天一夜等待角膜捐献者去世的经历,那是一位见义勇为的出租车司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清醒时,他留下了捐献角膜的遗嘱。活生生地等待一个好人慢慢地离去,这是一种什么滋味啊。

   张阳不禁疑问:这工作,一个月给我一万元的工资我也干不了,林老师你还是义务的,你哪来的勇气啊?

    林际荣眼望远方,缓缓地回忆道:“这我得跟你提起1997年2月19日,这一天,邓小平去世了。当我从广播里听到,邓小平要求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捐献角膜、捐献遗体时,我万分激动,我突然又想起了那个盲姑娘何洁,我学不了伟人更多的高尚的品质,但捐献角膜的事总可以做到吧。”林际荣当即来到省人民医院眼科办理了身后捐献角膜的手续,成为全省第一个民间捐献角膜的志愿者。受他影响,眼科的十八位医生护士也都表示了捐献角膜的意愿。林际荣当场就就兴奋地拨通了盲姑娘何洁的电话,让她赶快来意愿登记角膜移植手术。电话中何洁失声痛哭……

    正说到这时,林际荣的手机铃声响了,他情不自禁地哽咽起来:“那个男孩走了,一个小天使飞走了……”

    张阳跟着林际荣和杭州来的朱医生一起走进病房。林际荣想让孩子的父母回避一下,以免太过伤心。申涛和李凌波却提出要为儿子举行一个小小的仪式,在医生取角膜手术时,他俩要演奏一曲音乐为儿子送行。

    手术室里,大小提琴合奏的乐曲《祝你生日快乐》缓缓响起,仿佛是这一对父母亲深情的祝福。乐曲声中,人们也仿佛听到从遥远的夜空传来一个小男孩稚嫩的声音:“谢谢爸爸,谢谢妈妈,我爱你们……”

    驱车回程的路上,张阳情绪激动地对林际荣说:“哪怕碰到再大的挫折,我也不会有寻死的念头了,刚才的感动我从来没有过。回到杭州后,我想立即就办角膜捐献手续。”林际荣表示夸赞。张阳又说:“林老师,我想问一个很傻的问题,一片角膜究竟有多重?”

    林际荣答:“我查过各种医学书籍,一片一平方厘米的眼角膜,其重量约零点五克。记住这零点五克的挚爱吧,他或许能让无数的人感动一辈子!”

 
时间: 2012-08-17  来源: 浙江省记协
作者:
 编辑: 刘卓文


(C) 2005 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平台支持、网页设计:浙江在线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