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记协网 > 评奖创优 > 浙江飘萍奖 > 2012飘萍奖 正文
第九届浙江飘萍奖参评者孙俊明事迹介绍

 

    研发全国首辆3G广播直播车,探索“ING时态”城市广播

    “汽车时代的广播应该是在路上的广播”,循着这一思路,孙俊明带领研发团队经过三年实践,2010年6月西湖之声电台推出了全国第一辆广播3G直播车,实现了从“今天的新闻今天报”到“现在的新闻现在报”再到“现在的新闻现场报”的转变。2011年孙俊明同志又提出了广播节目“ING时态”(现在进行时态)、“单元化编排”的理念:广播是城市生活的传感器。广播主持人和听众一起在路上,同步感受城市的脉动,实时播出正在发生的、鲜活的新闻、资讯以及关于它们的评论、互动,节目内容和市民息息相关、主持人和听众心心相印,让广播成为真正“三贴近”的活力媒体。

    探索广播跨区域联合发展  建设杭州都市经济圈广播网

    规模化、网络化是广播发展的方向。2006年起孙俊明带领西湖之声团队跨区域先后与余杭、德清、绍兴县和临安等划入“杭州都市经济圈”内的区县广播电台达成合作,按照市场细分原则、特色化办台理念和差异化竞争的战略,联合推出了余杭电台“丽人1021”、德清电台“故事1065”、绍兴县电台“经典106”、临安电台“乐活964”的“杭州都市经济圈广播网”,探索广播资源整合、联合发展之路。2008年5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浙江传媒学院等单位主办的“全国广播媒体跨区域整合发展与崛起方略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对西湖之声探索的广播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创新广告经营模式  实现广告创收飞跃

    广播广告多年来都是由广播电台的广告部自己经营,2005年底,孙俊明同志与频率广告经营口的同志一道,经过调研分析,对西湖之声实行了13年的广告自营模式进行大胆变革,推出了广播广告面向社会分行业代理的全新经营模式。

    广告经营模式的转型,使西湖之声的广告经营更加规范,风险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社会广告经营资源为我所用。西湖之声的广告经营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近三年来西湖之声的广告创收连续实现30%的增长,2011年单频率创收总额突破7000万,名列全国城市台前茅。

    拓展西湖之声品牌   延伸媒体产业链

    到任西湖之声不久,孙俊明同志就提出:“西湖之声”不仅是一个广播品牌,也是一个极具杭州特色的文化品牌,西湖之声应该在品牌的产业化运作上大胆实践。2005年以品牌入股“钱塘江第一游轮”,2007年西湖之声传媒公司成立后将其全资收购并命名为“西湖之声号”,2011年10月又整合社会资源成立杭州丽星邮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钱塘江上最大的豪华邮轮——“新西湖之声号”于2012年8月正式下水运营。抓住杭州建设“动漫之都”的契机,西湖之声充分发掘广播特有优势,2009年成立了“炫音堂”,进军动漫配音和声音演绎产业。2010年孙俊明又关注到“汽车后时代”的商机,经过调研论证和资源整合,西湖之声“塞外汽车营地”已在鄂尔多斯草原兴建,将于2012年9月正式开营。

    建设企业文化  打造优秀团队

    孙俊明同志认为,只有建设好优秀的企业文化,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声声有情 心心相印”是西湖之声多年的口号,也是西湖之声多年积淀的企业文化。他十分重视将这种文化渗透、落实到每一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内化为思想共识、行为准则。

    先进的文化成就优秀的团队,这些年来,西湖之声的知名主持人“代有人出”,优秀节目推陈出新,节目的收听率、市场占有率在杭州广播市场上始终名列前茅。西湖之声党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团支部是“省级青年文明号”。

    十年磨一剑,创新无极限。怀着对广播事业的一腔热爱,充满激情,勇于创新——这就是孙俊明和他带领的西湖之声。

 
时间: 2012-08-17  来源: 浙江省记协
作者:
 编辑: 刘卓文


(C) 2005 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平台支持、网页设计:浙江在线新闻网站